5月5日, 《藏书报》联合河北省图书馆学会、河北新闻网共同发起主办的首届“河北省十大藏书家评选活动”在石家庄正式宣布启动。
为什么要搞这个活动?
我国文化典籍浩如烟海,藏书文化源远流长。进入新时期,藏书文化得以较好的传承和发扬。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成为我们前行的动力。在中央的大力倡导和支持下,全社会对文献、文物的重视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历史高度。在国家大力推进全民阅读,积极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努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政治背景下,读书、爱书、藏书已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认知和生活追求。
河北省图书馆馆长、河北省古籍保护中心主任李勇告诉记者,此次评选活动,就是要让大家切实认识到,家庭藏书、个人藏书在全民阅读建设中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在提升图书馆的公共服务的同时,提倡家庭藏书、个性化藏书、专题性藏书。说起此次活动,李勇说,“三家单位酝酿已久,此次活动开展目的是为了弘扬藏书文化,推广全民阅读,使社会了解藏书状况,通过评选来鼓励全社会的参与。”
河北民间藏书情况到底怎样?
河北省的私人藏书情况到底如何?李勇告诉记者,准确的情况还没有充分掌握,有待于这次活动做一个比较细致的调查,但据初步了解,民间藏书可以说已经蔚为大观。
《藏书报》总编辑、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委员会委员、石家庄市全民阅读促进会副会长王雪霞说,河北省的藏书群体基本为三类,普通阅读类藏书、红色文献收藏、古籍文献收藏。其中古籍文献收藏在全国的影响力最大,尤以石家庄、沧州、保定、衡水几个地区最为昌盛,形成了比较大的古籍收藏群体。进入90年代,这些藏书家出入于古旧书收藏市场,掌握了一大批珍贵古籍文献,他们大多藏研结合,在全国树立了良好的口碑,为河北藏书文化的兴盛做出了贡献。
据李勇说,近些年,河北省图书馆界与私人藏书家建立了良好的互动,省古籍保护中心也为民间古籍文献的鉴定和保护提供了智力和技术支持。
那单就河北省的古籍收藏来说,到底有什么宝贝呢?
王雪霞介绍说,“《藏书报》主持组织过两次全国性的藏书论坛,期间举办过两次古籍文献展览,很多古籍文献都让外界为之一震。比如沧州的《阅微草堂笔记》、诗经版本、清代及民国时期河北泊头雕版印刷书籍,另外还有非常珍贵的地方文献《直隶通志稿》;保定地区的如乡贤杨振盛的著作版本收藏,莲池书院有关文献收藏,等等。石家庄地区的如宋元版本、明清小说。有文物,也有特色文献、地方文献。但我们一直认为,我们发现的仅仅是冰山一角。”
教育史料收藏家、青年藏书家贾江溶在当天的记者会上也说,河北文风素胜,民间藏书体量之大,精品之多,在全国也居于前列。他说,石家庄藏书界也自发组织了众多藏友圈,藏友定期聚会,交流藏书心得、鉴赏藏品,他在学习和交流过程中收获良多。他同时希望能有平台把藏书风气更好地带动起来。
如何报名?怎么评选?
启动仪式上,河北新闻网总经理刘成群向媒体和读者介绍了此次报名和评选的大致流程,评选公开、公平、公正,充分接受媒体和读者监督。
此次民间藏书家评选活动分为选拔、复评、终评三个阶段。5月5日至8月5日为选拔阶段。参与方式有两种,一是渠道推荐,河北省图书馆学会将通过学会通道,大力发动全省藏书家充分参与。二是全省海选,河北新闻网将在首页放置活动广告及专题页入口,参与者可通过专题页报名入口报名或将报名资料发至活动邮箱cangshujia2018@126.com。报名表可以在河北新闻网和河北省图书馆学会下载,或者通过发送邮件直接索取。
8月5日-8月20日为复评阶段。复评采取专家评审+网络投票的形式。网友可在河北新闻网专题页面及河北新闻网官方微信公众号、《藏书报》微信公众号进行投票。8月底,在石家庄以现场录播的形式举办省级决赛,进入决赛的选手争评“河北省十大藏书家”荣誉称号。
评选结束后,将择会场邀请“河北省十大藏书家”挑选具有代表性的藏书进行现场展示,并通过全省媒体广泛宣传他们背后的藏书故事,在全省营造出“多读书、读好书”的浓厚氛围。
报名参加评选的人员既可以是家庭藏书量较大的普通藏书爱好者,也可以是在民国文献及重要文史资料收藏方面具有一定规模的专业藏书人。如果您是普通读者,那您的藏书量在3000册以上就可以参与海选。如果您是专业藏书家,古籍文献的藏书量在500册以上就可以参加海选;如果您手头有珍善本,但达不到500册,也可以参加海选。
刘成群最后说,这次活动的意义在于发现河北更多的藏书资源、藏书故事、藏书人物 ,但更大的意义在于号召全社会踊跃参与,为“营造书香燕赵、美丽河北”贡献力量。
版权所有:河北阅读传媒有限责任公司 冀公网安备 13010502001554号 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090010 冀ICP备1101823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