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da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新闻动态>>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

六一特别策划 | 拿什么奉献给你,我的孩子?

时间:2020-6-1 17:00:08点击量:1106次

  “六一”

  自从被确定为国际儿童节

  夏天就有了特殊的意义。

 

  关于童年、关于“六一”,

  每代人有每代人的记忆。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弹珠、沙包、毽子、跳皮筋儿;

  游戏机、四驱车、奥特曼;

  王者荣耀、必胜客;

  ……

  当然还有

  孙悟空、猪八戒、哪吒;

  米老鼠、黑猫警长、多啦A梦;

  哈利波特、马小跳;

  ……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这些陪伴一代又一代人成长的“伙伴”,

  成了最令人动容的记忆,

  温暖了岁月,

  抚慰了心灵。

 

  如今,

  人类已经跨入5G时代,

  孩子们的物质生活

  与上几代人相比

  早已有了天壤之别,

 

  很多人说,

  现在的孩子是掉进了蜜罐儿里;

  可孩子们却说,

  “没有人比我更惨!”

 

  今天,我们究竟该给孩子什么?

  才能让他们长大以后

  也像长辈们一样

  忆起童年往事

  如数家珍。

 

  爱迪生说,

  书籍是天才留给人类的遗产

  世代相传。

 

  读书

  是在别人思想的帮助下,

  建立起自己的思想。

  且听,

 

  阅读君专访:

  不同年代的人讲述他们的

  童年读书往事。

  50后

  何振虎

  河北省广播电视学会会长

  “哥哥姐姐们拿回来的书,

  多数是那种以文字为主(个别地方有点插图)的“大书”,

  家长们称为“闲书”。

  只要有机会,

  我也跟着囫囵吞枣地看,

  上小学后认识了一些字,

  就更加乐此不疲,

  也许就这样逐渐养成了

  爱看闲书的习惯。

  因为还没学会查字典也没字典,

  碰上那些稍许生僻的字不会读,

  就直接跳过去。

  这些最早零零碎碎

  而又囫囵吞枣的阅读,

  就是我可怜的文学基础。”

 

  60后

  赵静

  儿童文学作家

  

  “每得到一本书,

  我一定是反复阅读、反复思考,

  就这样,

  一本书像一扇窗,

  让我窥探了文学殿堂里的神奇。

  打下了我深度阅读的基础,

  几乎奠定了我至今在文艺书籍方面的偏好,

  也在一定程度上构筑了

  我的性格” 。

 

  70后

  孙卫卫

  儿童文学作家

  

  “虽然我生长在一个小小乡村,

  但是,因为阅读,

  我好像从一开始就站在高处,

  看到了很远很远的地方。

  也是通过阅读,

  一点点在为我自己的未来

  铺设道路,

  虽然当时并不觉得。”

  在物质相对匮乏的年代,

  读书不仅能够使思想深邃,

  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生的方向。

  广泛的阅读,

  即使身处偏僻的乡村,

  也一样可以与世界对话。

 

  80后

  邢立达

  中国地质大学

  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副教授

  

  因为一本《恐龙的故事》

  读了不止百遍,

  “在这无限循环的阅读欢愉中,

  这本暗黄色封面的书给了

  我最初的恐龙知识,

  也给我提供了不同于其他孩子的

  一种英雄,

  那就是书中那些发现、

  挖掘恐龙的人,

  那些古生物学者,

  在我心中,

  甚至超过孙悟空与黑猫警长。”

 

  90后

  李静

  中国人民大学

  硕士在读

  

  在童年时读《草房子》

  这本书之后,

  “当时没产生太大的波澜。

  但是在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

  桑桑的这种向往自由冒险

  对梦想追求的精神

  以及他和他父亲之间的

  这种相处的模式

  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

  所以,我觉得在童年时期读的书

  可能不会马上对你的人生

  产生改变作用,

  但是它肯定对你接下来的人生

  都产生一个潜移默化的影响。”

 

  00后

  申雨霏

  广东省清远市

  清城区凤鸣小学

  四年级

  

  从两岁就开始接触书本,

  “现在,我的阅读速度很快,

  一本两百多页厚的书,

  我用半天时间就能读完。

  为此,爸爸不断地给我买书,

  还订阅了多份杂志,

  以满足我这个“小书虫”的“书瘾”。

  每天晚上,

  我都会进行阅读,

  读着读着就有了写作灵感,

  然后,

  我会写一篇文章

  或者一首诗再睡觉。

  每一天,

  我都在阅读中度过,

  与书为伴,快乐成长!”

  读书,是几代人共同的童年记忆。

  它不仅塑造了品格

  深邃了思想,

  还一定程度上

  决定了人生的方向。

 

  应试教育下,

  孩子自由阅读的时间还有多少?

 

  80年代以后出生的孩子们,

  单就读书这件事情来讲,

  无疑是幸福的。

  儿童读物对他们而言,

  已经变得不再匮乏。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

  教育产业化的推进

  应试教育模式越来越成熟

  留给孩子们自由阅读的快乐时光

  也就越来越少了。

 

  每天充斥孩子身边的,

  是没完没了的家庭作业,

  是没完没了的奥数试题,

  是没完没了的外语单词。

  即便是有阅读,

  也是老师推荐的篇目。

  有多少是如前面何振虎、赵静他们

  因为喜欢,因为兴趣而阅读的!

 

  阅读,是伴随童年的成长方式。

 

  梁实秋先生说

  “一个正常的良好的人家,

  每个孩子应该拥有一个书桌,

  主人应该拥有一间书房。

  书房的用途是庋藏图书,

  并可读书、写作于其间……

  书房不在大,

  亦不在设备佳,

  适合自己的需要便是。”

 

  作为家长,

  也应该在自己力量范围内,

  放下手机和iPad,

  捧起书本,

  做出自己的努力,

  做好孩子的榜样。

 

  河北阅读传媒公司总编辑

  关平如是说:

  “我觉得家庭氛围的营造非常重要。

  整天抱着手机、守着电视的父母,

  培养不出爱读书的孩子!

 

  有调查显示,

  无论国内还是国外,

  成绩较好的学生

  总是那些爱读书、读书多的孩子。

 

  所以,多阅读,

  能够提高孩子独立思考、

  解决问题的能力。

  儿童时期的阅读

  对孩子影响深远,

  是一生最宝贵的财富。

  祝福每个孩子都能在书香中遇见

  美好的童年,

  成为最好的自己!”

 

  为了“那些花儿”,

  出版机构在行动。

 

  阅读传媒

  作为专业少儿报刊出版者,

  致力关注少儿阅读

  用生动有趣精品内容

  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兴趣,

  用具有优秀中华文化内涵的

  报刊内容,

  给孩子们提供优质的精神食粮。

 

  今天,

  让我们一起行动,

  用精益求精的态度,

  共同努力,

  给孩子们一份

  让其受益一生的礼物!

 

 

 

版权所有:河北阅读传媒有限责任公司   冀公网安备 13010502001554号   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090010 冀ICP备11018237号-5

×
// initFloatTi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