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da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新闻动态>>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

阅 · 周历 | 无审美,不生活

时间:2020-10-23 11:36:19点击量:898次

  对美的欣赏来源于心灵对外物情感的知觉,当我们专注于某个意象,并且不夹杂个人意志去欣赏的时候,才能与物达成交流,能够产生美感。

  纵观全书,印象深刻的首先是质朴简练的语言,《谈美》这本并不算大部头的书,却能用不多的语言,去阐释许多美学观点,娓娓道来,让人有所思索和启发。这使人不禁要慨叹作者深入浅出的境界,然而“浅出”必先有“深入”,朱光潜也的确是中国近现代美学的泰斗和奠基人。看这书名便可知,他是要来和我们“谈美”,而非“论美”,仅仅是要来“谈一谈”的。

  难以想象如此飘渺的话题可以被这样系统、严谨地归类,读来娓娓动人、深深沉醉。“不似则失其所以为诗,似则失其所以为我”、“从心所欲,不逾矩”、“大人者不失其赤字之心”这字字句句,铿锵有声。借助朱老的笔墨,我们有幸一窥那些艺术巨匠、诗仙文人的创作过程,静静看着一个物品、一种情绪、一段思想是如何经过大师的打磨变成流芳的巨著,看那一道道工序的准备和完成,看一个灵感是如何一夜之间催生一个时代、又是如何在墨水打翻之际嘎然而止的。

  “人生的艺术化”,是作者要申述的主旨之一。作者认为,“实际人生”只是“整个人生”的一部分,二者不可等价;艺术与“实际人生”固然是存在一定距离的,然而广义上的“整个人生”,却与艺术并无遥远隔阂,二者可以互融共通。作者认为,“艺术是情趣的表现,而情趣的根源就在人生”,“人生本来就是一种较广义的艺术,每个人的生命史就是他自己的作品”。我们的寿命就是艺术品的材料,单看我们如何经营和创造,将它创造成为一件精美的艺术品。

《谈美 · 谈美书简》

朱光潜著

作家出版社

2018年9月出版

  如何拥有美?

  本书收录《谈美》和《谈美书简》全部篇目。 《谈美》是朱光潜美学重要著作,在这里,他从15个方面着手,将自己在美学乃至人生经验方面的研究心得介绍给青年朋友,让他们逐步培养起美感的经验和态度,进而推广到人生世相方面,使之成为脱离世俗、对社会有用的栋梁之材。 《谈美书简》是朱光潜先生在82岁高龄的情况下写就的晚年心血之作,全书由13封书信结集而成。深入探讨了美学、艺术、文学中的美和美感、审美范畴、形象思维、文学创作及人性论等一系列问题,是学习美学与文艺创作的重要参考书籍。

  谁最会审美?

  朱光潜(1897—1986),笔名孟实,安徽桐城人。我国著名的美学家、教育家、翻译家。青年时期在桐城中学、武昌高等师范学校学习,l918年考取香港大学,学习了教育学、英国语言和文学以及生物学和心理学等,奠定了一生教育活动和学术活动的方向。1922年香港大学毕业后,先后在吴淞中国公学和春晖中学任教,后来到上海参与立达学会和立达学园的创办,倡导“教育独立自由”。

  美从哪里来?

  看倒影,看过去,看旁人的境遇,看稀奇的景物,都好比站在陆地上远看海雾,不受实际的切身的利害牵绊,能安闲自在的玩味目前美妙的景致。看正身,看现在,看自己的境遇,看习见的景物,都好比乘海船遇着海雾,只知它妨碍呼吸,只嫌它耽误程期,预兆危险,没有心思去玩味它的美妙。持实用的态度看事物,它们都只是实际生活的工具或障碍物,都只能引起欲念或险恶。要见出事物本身的美,我们一定要从实用世界跳开,以“无所为而为”的精神欣赏它们本身的形象。总而言之,美和实际人生有一个距离,要见出事物本身的美,须把它摆在适当的距离之外去看。——引自第二章《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版权所有:河北阅读传媒有限责任公司   冀公网安备 13010502001554号   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090010 冀ICP备11018237号-5

×
// initFloatTi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