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da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新闻动态>>社会关注

社会关注

燕赵都市报:小兵张嘎之父徐光耀

时间:2013-7-11 14:38:37点击量:1729次

 

  本报讯(记者崔哲)现年88岁的著名作家徐光耀在70年的时间里记下了逾千万字的日记,如今这些日记将在经过整理后进行出版。昨日上午,日记整理工程的启动仪式在石家庄举行。启动仪式由河北出版传媒集团公司主办,藏书报承办,逸社协办。
  徐光耀13岁参加八路军,亲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以及建国后的各个历史时期。他的日记始于1944年,至今跨越70年仍未停笔,目前已积累下逾千万字。
  作家、学者闻章作为日记整理委员会主任,因在撰写《小兵张嘎之父———徐光耀心灵档案》时,曾读过徐光耀在几十年中写下的日记,“读过之后,就放不下了,一直觉得是个宝库”。他说,徐光耀从未想到将这些日记示人,但也正因此,里面的内容才真诚、真切。“也不仅仅是真,关键是与时代关联得紧,是时代切片,里头包含的东西太多也太沉重,血也有,火也有,泪也有,汗也有,当然激情也有。此中有大起伏,大悲欢,大开合,因此能供人参、能供人悟。”
  河北人民出版社编审李大星认为,和某些文学大家乃至政治家在世时就有意经营的日记不同,徐光耀的个人日记,尤其是亲历敌后斗争时期的日记,是纯粹私人的生活记录,在你死我活的残酷环境下,没人会想到日后的成名,因而也就不存在经营的成分,这是他日记更值得珍视的地方。
  对于整理日记的意义,徐光耀认为,它可以钩沉旧事,挑动回忆,窥察内心,使某些历史陈迹重现于人们的眼前。但同时他认为会有问题和不足:“由于我性格的局限,眼界的狭隘,大多只注意了身边琐事及个体私情,未能放眼于具有重大意义的大背景、大环境,致使难得看见时代精神的重量和闪亮思想的光辉。”
  徐光耀日记整理工程由藏书报编辑部与石家庄知名文化艺术沙龙“逸社”共同发起。据这项工程的发起者、藏书报副总编辑王雪霞介绍,这是一项艰巨的工作,不仅在于日记是琐碎杂乱的文体,这些日记在长期保存中一些文字已难以辨认,而且当时某些字的笔体与现在也有不同,这些因素都增加了整理工作的难度。
  为保证日记整理工作顺利进行,发起方组织、成立了由近20人组成的整理委员会,他们均为自愿、义务性地从事日记的具体整理工作。据王雪霞介绍,日记整理工程将分阶段进行,首批截止到“文革”前,预计在一年内完成,而这批日记的出版时间初步预计是在徐光耀90岁高龄之年,同时也是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

  引用网址:http://epaper.yzdsb.com.cn/201307/11/448289.html

(整理:王楠)

版权所有:河北阅读传媒有限责任公司   冀公网安备 13010502001554号   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090010 冀ICP备11018237号-5

×
// initFloatTi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