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雨
3月19日,好朋友汪若即邀请我去《藏书报》参加一个活动。她说,3月20日《藏书报》文心书院开坛,主题为“对话韩羽——网络时代的尺牍清吟”。韩羽老师的新书《读信札记》将现场首发。
“那个嘎老头儿,又出新书了。”放下电话,我心里这样想。
与韩羽老师有过两次晤面,第一次是我的老师褚大伟率编辑部一干人等去给老头儿拜年,第二次是老头儿来编辑部说稿子的事。他赠我一本《槐南杂记》。
韩羽,河北文化界的奇峰,画、书、文三绝。按理说,见他是应该高山仰止、顶礼膜拜的,但每次见到他,我却忍不住笑。因为他的表情、谈吐,给我的感动首先是好玩儿、嘎古儿。有时候,他把自己给说得笑了,还不好意思,脑袋一晃身子一歪,那么一瞬间,韩羽不见了——他像小孩子一样,把自己藏到桌面旁边去了。
韩羽头大,秃顶,额头锃亮,他曾写过一首《自嘲》诗:眉眼一无可取,嘴巴稀松平常。唯有额头胆大,敢与日月争光。这次见他,嘴巴更稀松了,因为,牙齿越来越少了,跑风。可是,稀松平常的嘴巴,却说着灵光闪动的语言,他那敢与日月争光的大脑壳,总能独抒性灵、别出心裁。八十多岁的老人家,思维敏捷、思路清晰,引经据典,表现出超凡的记忆力。《燕赵都市报》记者刘学斤说,韩羽的语言既正经,又不正经。韩羽马上接一句,“正经装不正经。”看看,这话够嘎古吧。
韩羽的《读信札记》,收入文艺界各个时期名家的信札61封,以及他近来重读信札的短文。3月20日,现场发售40本,特别优待,可以得到韩羽的签名。给我的签名是:“宁雨同志指正 韩羽 ”那字,小小的,写在衬封的右下角,眼神不好的,得拿放大镜读。据说,韩羽书法润格很高。这次,又得其真迹,赚大发了。
《读信札记》装帧、印刷皆好。闻章先生透露,封面设计、目录设计,出自嘎老头儿自己之手。哈哈,且待我静下心来,看看他在这本新书里,是如何“正经装不正经”的。
文联旁边,韩羽原来常吃饭的白洋淀炖鱼小馆儿不知何时易主了。这次讲座,我找到了原因,嘎老头儿的牙太少了,吃不了他们家的大烙饼了。这件事,让我替老头儿不甘心,自己也有点不快意。我喜欢坐在小馆子一隅,听老板娘讲韩羽手持大饼风卷残云的英雄事迹。
(转自《宁雨的博客》)
版权所有:河北阅读传媒有限责任公司 冀公网安备 13010502001554号 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090010 冀ICP备1101823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