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艾佳昳
包子。吃么?我请您!
请注意,请您吃的不是天津狗不理、杭州小笼包、也不是北京庆丰、上海南翔。
我请您吃的是阅读传媒员工食堂的包子!您没听错,这是我公司又一自主研发特色高端产品——阅读传媒大包子。
阅读传媒大包子——人文的包子、非一般的包子,司宴用包,欢迎品鉴。
您还别不屑,看完我们的研发团队和特定顾客群,再说。
大厨制名点
食堂行政主厨,黄师傅。资深主厨,掌勺至今少说也有四十多年,黄师傅自结婚之后就负责全家老小的家庭用餐。黄师傅在烹饪领域的主要研究方向是主食面点,专有名词叫“白案”(暂且认为黄师傅知道这个词)。我们的招牌面点阅读传媒大包子便是这位黄主厨亲研亲制。
资深名厨烹调,包子的口味自然上乘,皮薄馅大十八个摺自不必说。要问黄师傅的包子有何特点,为啥这么受青睐,我认为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黄师傅包的包子,是带着亲人般关爱的包子,一口下去家的味道四溢!谁爱吃什么馅、一顿吃几个,谁爱蘸醋、谁要就蒜,她了如指掌,她像慈母一样细致入微。说她是慈母我可没有夸张,她对这份工作的认真和对公司员工的牵挂,有时胜过了对自己儿女。2013年12月20日,公司举办迎新年朗诵大赛,请了部分诗人、作家、朗诵艺术家友情参与,中午需要在单位食堂用餐,而当日,黄师傅的儿媳即将分娩。对任何家庭来说,这都是一件大事,何况黄师傅就一个儿子,就是面对这种情况,黄师傅事先未做任何声张,一方面安排亲戚到医院陪护,一方面像平时一样到食堂做饭,当天上午九点,黄师傅儿媳顺利分娩,消息传来时,大家才了解了情况,无不为之感动。而黄师傅却用一口朴素的石家庄本地话说:“单位的事大,不能因为个人给耽误了。”
您这回知道了吧,阅读传媒的包子之所以好吃,不是因为厨师的资质多么高,不是因为它用了什么高档馅料,而是因它凝聚着黄师傅——这名普通的、还是公司编外的员工对公司的爱!它正如我公司优秀的报刊产品一样,之所以打动读者,正是因为它们融入了广大员工的爱与奉献,是带着阅读传媒精神风采的心血之作。
是不是开始舔嘴唇咂舌头了,别着急,等我讲完品尝过我们包子的食客大咖们,您的口水估计就止不住了。
食客有来头
首先,我先提醒一下,阅读传媒大包子,不是想吃就能吃到的。吃阅读传媒大包子,那是一种身份的象征。正所谓:书记吃庆丰包子,文人吃阅读包子。您吃过我们的包子之后,可以自信的和小伙伴们谈天,假装不经意地说起——“我,吃过文化圈领袖吃过的包子。”
您别不信。
著名书画家、《三个和尚》原型设计者韩羽老先生,作为我们公司的铁杆食客,在吃完我们阅读大包子后,由衷感叹:“阅读传媒的包子,是石家庄最好吃的包子!”韩老每次来举办讲座或是参加活动都要点名吃包子,老爷子吃得开心,一边吃一边说:“好吃,好吃!”瞧见了吧,这就是我们阅读传媒大包子的魅力。这不,我们正琢磨着邀请韩老担任阅读传媒大包子的形象代言人呢。
阅读传媒大包子已然成为公司一大品牌。在我们的宴请菜单上,什么蒸羊羔、蒸熊掌、蒸鹿尾儿、烧花鸭、烧雏鸡儿、烧子鹅、卤煮咸鸭、酱鸡腊肉、松花小肚儿……全都没有!阅读传媒大包子,公司各项文化活动招待贵宾指定用餐。
纪念黄绮百年诞辰座谈会,表演艺术家郭法曾先生吃过;有声艺术语言讲座,“中国名嘴”张家声先生吃过(并且还是阅读传媒大包子奢华系列“纯正牛肉包”);《徐光耀日记》出版座谈会,诗人刘小放先生吃过;《大化如花》座谈会,画家李明久先生吃过。朗诵比赛、学术讲座,阅读传媒大包子接待过太多的名家大腕儿。
我公司另一铁杆食客、著名作家闻章老师特为食堂题字“郑重其食——吃饭乃人生大事”。足以见得我们的食堂是带着人文情怀的食堂,我们的包子是裹着文化气息的包子。
这回您信了吧。
阅读传媒大包子是包着亲人关怀的包子,是包着文化内涵的包子,是“石家庄最好吃的包子”!
您,心动了么?我在阅读传媒食堂,等您!
(凭本文截图可到我公司食堂领取品牌面点“大包子”一个,并有机会和行政主厨黄师傅交流烹饪技巧。注:需提前一周预约。本文最终解释权归阅读传媒公司综合部所有。)
(作者为综合部文员)
韩羽先生在阅读传媒吃包子
徐光耀日记出版座谈会举办时,食堂正在紧张备餐。
工作中的黄师傅
节日聚餐自己做,实惠又温馨
版权所有:河北阅读传媒有限责任公司 冀公网安备 13010502001554号 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090010 冀ICP备1101823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