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da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新闻动态>>公司要闻

公司要闻

【专稿】阅读传媒看门老人的非凡才艺

时间:2015-12-3 15:25:40点击量:1686次

 

  他叫刘四,一个土得不能再土的名字;他将近70岁,面色黝黑、身材瘦削;他是石家庄赵一街地地道道的农民,近几年在河北阅读传媒有限责任公司当门卫,3天一班,一班24小时。他因患胃病,需要休养,在推荐了接替人员后,不久前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公司。离开时,他怀着深厚的感情为公司书画爱好者协会的40余位成员每人刻了一枚印章,精湛的刻工令人吃惊,大家感动之余,方才发现,原来自己平时进进出出不太注意的这么一位普普通通的看门老人,竟然具有如此高迈的境界、怀有如此非凡的才艺。

刘四先生近照

篆刻:方寸之间,气象万千

  刘四刻印,技法极为娴熟,刀法准、速度快,一石在手,不用打稿,放刀直取,瞬间可成。他给公司书画爱好者协会刻这40多枚印章,前后用了不到一星期。40多块印章往那里一摆,给人的感觉真是方寸之间,气象万千,懂行的人士谓之线条曼妙、气息高古,著名学者、作家、艺术评论家闻章先生看了刘四的作品,连说好、好、好。刘四和篆刻结缘于他读初中时,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发现哥哥的一位朋友在石头上刻了一些好看的字儿,那些字儿的形状奇奇怪怪,自己从来没见过,于是便产生了兴趣。上个世纪70年代那会儿,篆刻艺术的专业书籍和专用工具一般人哪找得到啊,刘四就用小刀片、钢锯片等简单的工具在捡来的石头上刻。就是因为一份单纯的热爱,开始了他的篆刻之路。高中毕业后,刘四务农,稼穑之余,不忘篆刻。雨雪天干不了农活儿,他还曾通宵达旦地刻。他说对篆刻的热爱和着迷,让他忘记了一切烦恼和疲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他不求闻达、不谋名利,这样一刻就是几十年。

 

刘四先生为公司书画爱好者协会成员每人治印一方

 

作诗:词句优美,意境苍凉

  刘四不仅擅长金石篆刻,而且他还会写诗,您信吗?

  我们没见他出版过什么诗集,也不知道他是否在报刊杂志上发表过作品,但可以确定他不是任何诗歌、诗词协会的会员,与人闲谈从不交流如何写诗,更别说与专业作者、圈内人士往来了。但他的确会写诗,的确称得上诗人,而且是不一般的诗人。

  他与公司总经理潘海波谈得来,为潘海波刻过一枚闲章,用的石头是他十年前曾想在上面刻点什么而未刻的石头。夜晚灯下,他刻完这枚闲章,觉得意犹未尽,略一思索,又刻了这样几行边款:“磨罢十年未奏刃,孰料今日又逢君。浮世年华似流水,一声叹嗟一恻隐。”敏捷的文思、优美的词句,苍凉的意境,让潘海波十分佩服。

  在另一方“熔古铸今”闲章上,他刻下的边款不仅是一首诗,而且极富内涵,它叙述了书法的演进历史和书道创新的不易和艰难:“六书甲骨始,延宕千百年。其法深莫测,其艺妙难参。秉管十方众,几人得真传?熔古铸今事,长续笔墨缘。”

  有位诗人读了,叹道:“写得真好!

刘四先生自刻闲章“熔古铸今”及边款

 

为人:谦虚低调,古道热肠

  刘四老人会的东西太多了,比如他还会书法,当然懂鉴赏;他读书多,能写非常好的文章;他擅音乐、戏曲,各种常见乐器无不精通,他能识谱、会作曲,最令人不可思议的是,他日常拉的二胡居然是他自己做的,而且质量、效果要比买的不知强多少。不值班的时候,早晨他会到赵佗公园和戏迷们活动,别人唱,他伴奏,他是他们的核心,他不到,活动不开始,他不走,活动不结束。在他们村里,他极具口碑和威望,完全是因为他帮人不讲回报的古道热肠。在公司看门的日子里,他极为敬业,从未出过差错,对他孩子辈的公司员工非常尊重,从未见他和谁耍过态度,也从未见他向谁炫耀过什么。他凭着对公司的热爱和情谊,主动、无偿为公司书画爱好者刻章,才让大家真正认识了这位“隐”于门岗的极具情怀的民间艺术家。

公司总经理潘海波书赠刘四先生,所用两方印章均为刘四所刻

  大家说,阅读传媒公司是文化单位,刘四老人的事迹让我们这些从事文化传播工作的人受到震撼。门卫的艺术水平尚且如此之高,我们从事采编等专业工作的同志们就更应该努力增加自身的文化艺术底蕴,提高自己的艺术鉴赏水准,见贤思齐,把门卫老人这种对艺术不懈追求的精神推广到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去,常葆一颗热爱之心,常怀一份恭敬之情,不断学习实践,不断提升自己,真正创造性地工作、有品质地生活。

(综合部  郭秀霞)

 

 

 

版权所有:河北阅读传媒有限责任公司   冀公网安备 13010502001554号   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090010 冀ICP备11018237号-5

×
// initFloatTips();